<strike id="ne7iy"><input id="ne7iy"><form id="ne7iy"></form></input></strike>

<span id="ne7iy"><output id="ne7iy"></output></span>

<label id="ne7iy"></label>
<label id="ne7iy"></label>

<progress id="ne7iy"><kbd id="ne7iy"><meter id="ne7iy"></meter></kbd></progress>
  • <strike id="ne7iy"><blockquote id="ne7iy"></blockquote></strike>
  • 首頁 > 新聞聚焦 > 正文

    涉案545億元,會員210萬,這類App很危險!

    稿件來源: 發布時間:2024-07-08

    不管是日常消費、還是緊急資金需求,信用卡支付都比較方便,但信用卡逾期還款可能會影響個人征信。如果有智能軟件聲稱為持卡人提供信用卡非法套現、代還服務,是智能還款的所謂“妙招”,還是無限循環的“還款陷阱”?

     

    近日,江蘇省檢察機關披露了一起利用手機App進行信用卡代還、套現的非法經營案,涉案金額高達545億元,注冊會員210萬,涉及各類銀行卡300多萬張。主辦檢察官接受記者采訪,披露了案件細節。

     

    輕信信用卡智能還款

    終步入無限循環的“還款陷阱”

     

    家住江蘇省淮安市的小吳因為自己信用卡的信用額度比較高,每次看到喜歡的東西就忍不住“買買買”,無節制地刷卡消費讓她每月都入不敷出,是典型的“月光族”。2021年1月,小吳應還賬單將近2萬元,面對高出自己工資數倍的信用卡賬單,小吳焦慮不安,如果逾期不還,個人征信會受影響。正在這時,她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 何孝天:小吳說,她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一則“信用卡智能還款平臺某App,讓你告別還款焦慮”的廣告,她感覺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在與廣告上的客服聯系之后,對方告訴她只需下載一個手機App,信用卡內預留5%的可用額度,即可代還信用卡,不僅安全可靠,而且代還的手續費也只需還款金額的8‰。

     

    小吳在“客服”的指導下下載安裝了這個App,并按提示用自己的手機號碼進行了注冊,輸入身份信息、綁定了需要還款的信用卡賬號,然后設置還款金額2萬元和還款周期3次,App自動幫助小吳完成了3次虛假消費,幾分鐘后小吳手機就收到了這張信用卡本期賬單已還清和消費20160元的“新賬單”。

     

    何孝天:這個“客服”告訴小吳多出來的160元就是此次代還信用卡的手續費。小吳覺得相較于高達2萬元的欠款,代還手續費簡直就是“毛毛雨”。之后,每個月小吳都通過這樣的方式還款,等到所欠信用卡金額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多,她才終于意識到自己被拖入了一個無限循環的還款陷阱中。小吳通過網上查詢得知,這種信用卡代還App可能涉嫌違法犯罪,2021年7月,她選擇了報警。

     

     

    公司非法搭建支付結算平臺

    擾亂市場秩序

     

    警方調查發現,小吳報警的這款App是浙江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隨后,這個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李某及公司股東文某、何某等7人先后被公安機關抓獲。以李某為首的非法經營團伙逐漸浮出水面。

     

    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 王映霞:據李某交代,公司開始主要做一些公眾號、商城之類的軟件開發,收益較少。為了獲取更大利益,2017年1月,組織人開發具有信用卡還款、套現等資金支付結算功能的軟件App,但是因為公司并未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牌照,沒有現金支付和結算資質,他又成立了一個物流公司,找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為他提供支付接口。

     

     

    為了擴大銷售,李某等人利用網站、微信群等以“一起做代理,推廣賺分潤”為噱頭,招募運營下游代理。下游代理不僅需要花費幾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的價格購買公司開發的同類App,同時公司每月還會收取他們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的運營管理費等。

     

    王映霞:第三方支付平臺、公司以及下游代理都會設置費用不等的刷卡手續費,公司主要賺取會員刷卡費率和上游支付通道的費率差,扣除自己應得的部分后作為分潤轉賬給下游代理。自2017年10月以來,這家公司共向全國各地的代理商出售同類功能的App共730個。

     

    據技術人員文某交代,他們開發的“智能代還App”,不管是信用卡代還或是套現,系統上生成的商戶消費其實都是虛假交易,沒有真實消費,實際就是將持卡人賬單循環延后。

     

    難抵利誘做代理

    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

     

    代理商金某是2020年7月看到廣告后到浙江李某的公司考察,工作人員向他宣傳,做代理可以拿到客戶刷卡消費金額2‰左右作為分成,只要推廣做得好,輕松月入過萬。

     

    何孝天:金某當時繳納了二十多萬的代理費,定制了具有信用卡代還、套現功能的App,之后他通過App生成專屬推廣二維碼,在微信群、QQ群里進行推廣。為了吸引更多人注冊成為會員,他還要求在App中設置了不同的會員等級,推廣的人數越多會員的等級就越高,等級越高的會員使用這個軟件刷卡消費的手續費就越低,高等級會員也可以從其發展的會員刷卡手續費中獲得更多分成。

     

    不到兩年的時間,金某代理的App吸引注冊的會員人數達5萬多人,非法經營額達23億多元,金某非法獲利近200萬元。而像金某這樣的落網的下游代理有29名。

     

    王映霞:鑒于這個案件涉案金額特別巨大,人數眾多,檢察機關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及時提取并固定各犯罪嫌疑人手機內的電子數據、公司賬目,并對公司的后臺服務器中的數據進行司法鑒定等,進一步完善證據鏈。

     

    經鑒定,2018年10月至2022年2月,被告人文某與另案處理的李某等人非法經營數額共計人民幣545.8億元,App總會員注冊數量達210萬。各App非法經營數額在0.39億元至23億元不等。檢察機關積極開展追贓挽損工作,督促文某、何某等人先后退贓800多萬元。

     

    王映霞:智能還款平臺的實際操作是推遲并非還清,賬單依舊存在,看似短期內減輕還款壓力,實際上加重了持卡人的還款負擔。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嚴重擾亂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應予以依法懲治。

     

    清江浦區人民檢察院政治部 石艷:這種App需要用戶進行實名制注冊,綁定身份證及信用卡等個人信息,而這些平臺在信息安全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較大隱患,一旦信息泄露,信用卡很容易被盜刷,甚至引發電信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等衍生犯罪。

     

    經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今年3月,文某等32人被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五年六個月不等的刑期,并處三萬元至二百二十萬元不等的罰金。其余涉案人員正在進一步處理當中。

     

    石艷:在此提醒廣大群眾,一定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根據自己的實際收入有計劃地理性消費,不要輕信信用卡智能代還平臺的誘導,無論借貸還是還款,一定要遵循正規渠道,守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及資金安全。

    警方提示

    1.官方渠道下載。下載App盡量選擇官方應用商店,避免從不明來源或非法渠道下載到惡意軟件。

     

    2.謹慎授予權限。App提出授權申請時,根據使用需求針對性授權,切勿盲目同意,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露。

     

    3.提高防范意識。不要輕信陌生人的信息和推薦,特別是在涉及財產事項,要時刻保持警惕,對于金錢交易操作要謹慎對待。

     

    4.及時報警求助。如果發現自己被騙或遇到可疑情況,及時撥打110報警或者96110咨詢。

     

    5.如發現仿冒、涉詐App線索,可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反詐工作專班郵箱(fzzbsscl@caict.ac.cn)投遞舉報。

    來源:人民日報、中國之聲、央視網、央視新聞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欧美粗大猛烈老熟妇|高干病房玩弄人妻双飞|欧美13一14娇小xxxx|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strike id="ne7iy"><input id="ne7iy"><form id="ne7iy"></form></input></strike>

    <span id="ne7iy"><output id="ne7iy"></output></span>

    <label id="ne7iy"></label>
    <label id="ne7iy"></label>

    <progress id="ne7iy"><kbd id="ne7iy"><meter id="ne7iy"></meter></kbd></progress>
  • <strike id="ne7iy"><blockquote id="ne7iy"></blockquote></str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