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黃鳴介紹,網絡傳銷中,傳銷組織者往往打著“網絡銷售、電子商務、網絡游戲、網絡加盟”等旗號,通過網上招聘或同學朋友異地邀約發展下線。省工商部門和公安機關聯合查獲的“四川幸福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網絡傳銷案”就是典型的網絡傳銷模式,該公司實行會員制在網絡上以傳銷方式推廣產品,全國會員達157萬人次,層級達200多層,涉案金額4.8億元。
黃鳴提醒,要特別警惕打著“網絡銷售、電子商務、網絡加盟”等旗號的網絡傳銷,注意識別經營型網站的真偽,檢查網站有沒有ICP標志,是否公布了詳細的地址和電話等信息,不要被所謂的“暴利”誘惑,陷入網絡傳銷騙局。“可依據是否需交納或變相交納入門費、是否發展下線、是否以組成人員層級為計酬方式等特征判斷是否為傳銷。如果發現傳銷活動,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工商部門舉報。”他透露,下一步我省將完善參與傳銷人員信息庫,將涉傳人員信息錄入系統。
除網絡傳銷外,目前四川地區“拉人頭式傳銷”名目主要有:“西部大開發”、“1040工程”、“紅色旅游”、“消費聯盟”、“連鎖經營”等,還有以“私募股權、投資入股、發展渠道商”為名義的金融傳銷。黃鳴說,金融傳銷往往夾雜著涉眾型非法集資,包括部分大金額傳銷和一些小額金融投資游戲。另外,還有“假直銷實傳銷”,即打著獲牌直銷企業的名義開展傳銷活動。“目前全國獲批的直銷企業有63家,公眾可以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查詢正規直銷企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