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ne7iy"><input id="ne7iy"><form id="ne7iy"></form></input></strike>

<span id="ne7iy"><output id="ne7iy"></output></span>

<label id="ne7iy"></label>
<label id="ne7iy"></label>

<progress id="ne7iy"><kbd id="ne7iy"><meter id="ne7iy"></meter></kbd></progress>
  • <strike id="ne7iy"><blockquote id="ne7iy"></blockquote></strike>
  • 首頁 > 熱點關注 > 正文

    報告稱中國網絡語言低俗化問題突出

    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5-06-03

      2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網絡低俗語言存在“三宗罪”。
     
      這份由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發布的《網絡低俗語言調查報告》指出,現在網絡語言低俗化現象日益突出,一些生活中的臟話經由網絡得到廣泛傳播,如“草泥馬”、“尼瑪”等詞;英文發音的中文化、方言發音的文字化也使網絡低俗語言不斷翻新,如“碧池(bitch)”、“逼格(bigger)”等。此外,網民自創的自我矮化、諷刺挖苦的詞語近年來也有所增多,如“屌絲”、“土肥圓”、“綠茶婊”等。
     
      根據報告,2014年網絡低俗詞語使用最多的依次為“尼瑪”、“屌絲”、“逗比”等。
     
      報告稱,網絡低俗語言的使用主要存在三種突出現象。一是以情緒發泄為目的的網絡謾罵,即部分網民在不了解事實的情況下在網絡空間謾罵,致使流言裹脅公眾義憤。官員、城管、專家、醫生、警察成為所謂的互聯網“黑五類”,在歷次公共事件中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
     
      二是以惡意中傷為手段的語言暴力。有網民將自己的現實壓力和不滿情緒轉化為惡意中傷,對網絡語言空間產生嚴重毀傷。
     
      三是以粗鄙低俗為個性的網民表達。如論壇、微博、微信中被廣泛使用的“撕逼”、“裝逼”等詞。部分公眾人物、意見領袖也推波助瀾,致使粗鄙的表達之風更加泛濫。
     
      報告提出,網絡語言低俗不僅擾亂了善意的交流,也對社會整體情緒產生負面影響。應推動線上線下輿論生態的良性互動,凈化網絡語言環境,為中國改革事業提供穩定的網絡民意基盤。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近年來中國網絡輿論的廣度和深度顯著提升。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微博賬戶已經達到12億個,新浪、騰訊微博平臺每日新增帖文2.3億條;微信用戶達到6億,其中境外賬戶達到1億,微信系統日均發送信息達到160億條。(完)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欧美粗大猛烈老熟妇|高干病房玩弄人妻双飞|欧美13一14娇小xxxx|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strike id="ne7iy"><input id="ne7iy"><form id="ne7iy"></form></input></strike>

    <span id="ne7iy"><output id="ne7iy"></output></span>

    <label id="ne7iy"></label>
    <label id="ne7iy"></label>

    <progress id="ne7iy"><kbd id="ne7iy"><meter id="ne7iy"></meter></kbd></progress>
  • <strike id="ne7iy"><blockquote id="ne7iy"></blockquote></strike>